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部署,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夏先德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以定向可转债为支付工具实施重组,置入优质资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规则》(以下简称《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
为优化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体系,加强信托公司差异化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办法》共六章三十五条,包括总则、监管评级要素与评级方法、监管评级组织实施、系统性影响评估、分类监管和附则,从总体上对信托公司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进行规范。一是明确监管评级要素与方法。《办法》设置公司治理、资本要求、风险管理、行为管理和业务转型五大评级模块,分别赋予20%、20%、20%、30%和10%的分值权重,并设定对初评得分及结果进行调整的若干因素。二是明确监管评级组织实施流程。
11月15日,财政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494亿元,同比增长8.1%;支出215734亿元,同比增长4.6%。从总体上看,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上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与此同时,也关注到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展。相关表态背后,释放出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09.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7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比42.3%;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比17%。
工商银行自1995年开始陆续定点帮扶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通江县,达州市万源市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工商银行紧紧围绕“地方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持之以恒用心用情用力,扎实推动定点帮扶四县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工行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健全金融稳定工作体制机制,有序处置化解了一批影响大、带有紧迫性、全局性的突出风险点,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大局。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20.49万亿元,同比多增1.68万亿元。10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
为了规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根据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及党中央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为了规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根据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及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